我国电炉短流程企业产品提档转型路径探讨
2025-11-21 9:41:57 点击:
我国当前的电炉钢产能已经突破2亿吨,在尚未有效突破废钢等资源环节瓶颈的前提下,应稳妥有序做好电炉钢存量产能对应产品的提档升级,不断提高电炉钢产品的附加值,逐步缩小长短流程之间的产品价差,以有效发挥电炉短流程企业的绿色低碳属性。
一是围绕电炉短流程企业销售半径进行下游产品需求研究,为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支撑。电炉短流程企业受废钢运输成本、电力供应稳定性影响,采购、销售半径一般不会超过200公里,需基于区域下游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产品结构。一方面,要构建区域下游需求的数据库,根据下游用钢行业钢材品类、性能需求、采购周期等,建立动态更新的模型需求;另一方面,要紧紧依托所处区位的制造业发展情况,差异化制订产品布局和转型的方向,找准转型的赛道。此外,建议有条件的电炉短流程企业向服务型、定制型产品供应商转型,积极与下游企业建立产品联合研发和应用实验室,实现产品研发与下游升级同频共振。
二是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,推动电炉短流程企业产品工艺路线和品种钢开发研究。产学研协同是破解电炉短流程企业“研发周期长、技术壁垒高”痛点的有效手段。电炉钢高端品种研发需跨材料、冶金、自动化等多领域进行技术融合,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,发挥各自的人才和平台优势,缩短研发周期,提升产品性能,不断实现迭代升级。
不过,应注意不要盲目跟随生产高端产品的头部企业,应更多关注细分领域。通过对国内外生产高端品种钢的电炉短流程企业的研究发现,技术积累是长期的过程,需要不断进行品种钢成分和配方的优化,以实现符合要求的性能研发。企业在决策进入高端品种钢材领域之前,要认真研究外部市场环境,以及自身技术能力、财务能力及持之以恒的能力。
三是在钢铁产能置换窗口期,通过产能出让、兼并重组等多种手段,实现电炉短流程企业集团化、规模化运营。通过有竞争力的电炉短流程企业收购区域中小型电炉短流程企业,实现产能集中和装备大型化,并整合废钢回收网络,将有效优化区域内电炉钢产能布局。在集团口径范围内,统筹制订产品转型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;同一区域不同集团之间的企业,采用协同合作的模式,尽可能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。
四是逐步改善传统建筑钢材生产企业的布局。利用区域废钢资源优势和区域市场环境,低成本生产建筑用钢,并逐步提高建筑用钢的质量等级,占据区域市场。传统建筑钢材的需求走低是必然趋势,但其仍有一定的需求空间,不建议全部建筑用钢企业退出,要保留具有竞争力的部分,以满足“城市钢厂”的定位属性,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综合利用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电炉短流程企业如何突破“普钢”困局? 2025/11/21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