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等关税”本质却是“不对等”
2025-4-15 11:09:34 点击: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:“如果中国不在明天(4月8日)前撤回其加征的34%关税,美国将自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%的关税。”而在几个小时前,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表示,特朗普正考虑对部分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。随后,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未考虑暂停关税。如此出尔反尔、反复变化,人们似乎早已习惯。但“对等关税”及其一系列关联政策,已经切切实实地造成了深远影响,4月7日全球股市暴跌。
大家在忍受资产缩水的同时,对特朗普的评价和判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:一方谨慎认为特朗普布局深远,企图通过制造衰退迫使全球共同化解美债,是在“下一盘大棋”;另一方则认为他没有“大棋”,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,本文将结合历史,简要分析当前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“对等关税”的不合理性
与对国际贸易的破坏
特朗普政府通过反复变化和要挟,正将关税异化为政治勒索工具,其逻辑也充满矛盾。
一是“极限施压”的反复性与不可信性。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惯用“先威胁后谈判”的策略。2025年4月,美国对华加征34%关税的行政令特意设置“窗口期”(4月9日生效),意图迫使中国在最后时刻让步。类似手段也曾用于逼迫越南,致使越南将汽车关税从45%降至32%,并批准SpaceX的星链服务,但最终仍被加征46%关税。可见,对美妥协鲜有善果。
二是经济利益与政治私利的捆绑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其个人政治利益深度绑定。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曾透露,关税收入可能被用于“化债”——通过迫使外国购买超长期美债缓解财政压力。关税还被用作科技战的筹码。2025年4月,特朗普公开要求中国出售TikTok美国业务,否则将扩大关税范围。这种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的操作,彻底暴露了其关税政策的本质:非为“公平贸易”,实为“美国优先”的霸权工具。
仔细观之,此轮“对等关税”政策以单边主义和数据操纵为核心特征,存在多项不合理。
一是计算方法的随意性与政治化。美国声称“对等关税”基于他国关税、非关税壁垒、汇率操纵等综合测算,但其实实际操作中完全由美国单方面裁定。例如,美国对柬埔寨加征49%关税的理由是“柬埔寨对美国商品征收98%关税”,但这一数据实为美方夸大——柬埔寨的实际平均关税仅为15%。这种“我认为多少就是多少”的逻辑,本质上是以关税为名行经济制裁之实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3149.03美元/盎司!现货黄金价格何以屡创新高? 2025/4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