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
    山东超润管业有限公司

    联系人:许经理

    手机:13863508398

    地址: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
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江苏钢企焕新记:钢铁大省的绿色蝶变与智慧升级

2025-3-24 14:19:53      点击:
钢铁,被誉为工业文明的脊梁,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然而,长期以来,钢铁行业背负着“高耗能、高污染”的标签,面临着环保与发展的双重挑战。在“双碳”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,江苏——这个坐拥全国10%钢铁产能的工业大省,正上演着一场传统钢企的“破局之战”。从机器轰鸣的“钢铁驼背”到智慧工厂的“科技蓝领”,江苏钢企如何撕掉旧标签,闯出新天地?   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   钢铁厂里长出“最强大脑”   走进江苏沙钢集团的生产车间,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钢铁厂中工人挥汗如雨的场景,而是无人天车精准吊运、机械臂灵活焊接、5G巡检机器人穿梭其间的智能化生产画面。这个年产千万吨的钢铁巨头,已成为“智改数转”的先行者。   近年来,江苏钢企紧抓“智能化”这一核心密码,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。沙钢集团投入超百亿元资金,打造“黑灯工厂”,通过智能化改造,炼钢效率提升20%,吨钢成本下降15%;南京钢铁首创“JIT(准时制)+C2M(用户直连制造)”模式,客户在线下单后,72小时内即可实现定制化产品交付,实现了从“论吨卖”到“论克卖”的跨越,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;中天钢铁引入了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时监测10万级设备数据,故障预警准确率达到95%,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。   智能化转型已不再是传统制造企业的“选择题”,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江苏钢企通过数字化改造,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,还大幅降低了能耗与排放,为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。   绿色钢铁   向“黑粗重”说再见,钢厂变身“城市氧吧”   钢铁与生态能否共存?江苏钢企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梅钢片区将废弃矿坑改造为风景如画的滨江樱花大道,厂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5%,成为了南京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景点。兴澄特钢则研发出全球首套氢能炼钢系统,通过氢能替代传统焦炭炼钢,碳排放量直降90%,颠覆了“火与铁”的千年传统。   数据显示,江苏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已达100%。为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,江苏省财政厅联合该省生态环境厅,共同下达了2.5亿元的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奖励资金,进一步激励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。   跨界融合   打开产业新空间,钢铁也能“七十二变”   在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基础上,江苏钢企正通过跨界融合不断拓展产业边界,让传统钢铁化身为多领域的高端材料。钢铁与建筑、交通、新能源等产业的深度融合,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。   沙钢集团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携手合作,研发出抗拉强度突破2000兆帕的超高强钢,助力车身轻量化,每辆车减重15%,续航里程提升10%。永钢集团推出的耐腐蚀光伏支架用钢,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成为了新能源产业链的“隐形冠军”。在建筑领域,江苏钢企积极推动钢结构住宅的普及,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,碳排放减少40%,施工周期缩短50%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宝武盐城“绿色精品钢”基地与风电巨头联合开发出海上风电塔筒用钢,打破了国外垄断,单台风机用钢量达到500吨,有力支撑了千亿元级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。   跨界融合的背后,是技术协同与生态共建的深度融合。江苏钢企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成立了“新材料创新联盟”,近3年累计突破了67项关键核心技术。中天钢铁与光伏企业共建“零碳产业园”,利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板,年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,实现了“绿电炼钢”。这种“钢铁+”模式,不仅打开了产业的新空间,还重塑了价值链的竞争力。   未来已来   江苏钢铁的“三个答案”   向“新”要动力。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不是“赶时髦”,而是重构产业竞争力的底层逻辑。江苏钢企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推动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从概念落地为生产力。在智能化革新方面,沙钢集团凭借“钢铁大脑”系统,利用AI(人工智能)算法优化炼钢流程,年节省成本超3亿元。在绿色化转型方面,中天钢铁斥资50亿元打造“光伏+储能”一体化项目,绿电自给率已突破40%。在高端化突破方面,南钢成功研发镍基合金特厚钢板,打破国际垄断,为国产大飞机起落架提供关键材料。   向“链”要韧性。江苏钢铁与汽车产业共舞,沙钢与比亚迪合作开发无取向硅钢,助力新能源汽车电机效率提升5%;江苏钢铁赋能新能源赛道,永钢集团的光伏支架用钢向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——宁夏腾格里项目供货,支撑1300万块光伏板安装;江苏钢铁服务大国工程,江阴兴澄特钢的桥梁缆索钢应用于深中通道,单根索股承重达1000吨。从“单打独斗”到与汽车、造船、光伏等产业“共生共荣”,江苏钢企正积极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圈。通过与下游产业的深度融合,钢铁行业的市场韧性将得到显著增强。   向“人”要未来。万名“钢铁工人”正逐步转型为“数字工程师”“碳管理师”,人才结构的升级将决定产业的天花板。江苏钢企将加大技能培训与人才引进力度,打造一支适应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。沙钢与华为合作建立“钢铁数字化转型实验室”,3年内培养出500名工业互联网精英;中天钢铁从腾讯、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引入30名工业大数据分析师,设备运维效率显著提升40%。江苏钢铁企业正积极将“人力红利”转化为“人才红利”,通过人才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能级跃升。   江苏钢企的焕新之路,没有轰轰烈烈的颠覆,却在点滴革新中完成了一场“工业革命”。它向我们昭示:传统产业不是“包袱”,而是“宝藏”;转型升级不是“断腕求生”,而是“向新而生”。   当“硬核”钢铁遇见“柔软”创新,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崭新故事正在长江之畔生动书写。江苏钢铁的绿色蝶变、智慧升级与跨界融合,不仅为钢铁行业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还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  展望前路,江苏钢铁企业将坚定不移地以创新为强劲引擎,驱动产业向着更加绿色低碳、智能高效、高端卓越的方向稳步迈进,这个被誉为共和国脊梁的行业正在书写新生的故事——它不仅是制造业升级的缩影,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硬核注脚。

山东超润管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后台

联系人:许经理 手机:13863508398 地址:山东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